【中國武術】田家炳小學將武術納入體育課 助學生培養德行學尊師重道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09/01 06:00

分享:

分享:

田小新學年將武術納入全校恆常體育課,致力提升學童體能及大小肌肉身體協調力。(左起)體育教師馬家俊、學生龔梓瑜、學生張靖澄、校長陳詠賢、學生戴子雅、體育教師胡皓嵐。(陳靜儀攝)

疫情後學生健康轉差,保良局田家炳小學新學年將中國傳統武術納入恆常體育課,每年提供4堂教授低年級生基本步法;高年級生則會學習使用武術器械,惟採用經改良的海綿雙截棍作保護。體育教師觀察到學生疫後普遍變得懶惰,又怕辛苦、曬太陽,盼在課堂加入遊戲元素,教導學生刻苦耐勞的精神。學校過去亦設有武術興趣班,有6年級女生看到電視劇的打功夫情節,覺得很厲害,而開始學武術,並稱有助行樓梯時減少喘氣。

保良局田家炳小學計劃於新學年將武術納入體育課,校長陳詠賢表示,經歷3年疫情,學生身體素質大幅下降,並提及由疫情前30多人在「9分鐘耐力跑」中獲滿分,跌至過去1年僅2人,故期望透過武術訓練幫助學生強健體魄,提升身體質素及大小肌肉協調能力。體育教師馬家俊亦表示,觀察到普遍學生疫後變得懶惰,跑一會便聲稱腳痛、須前往醫療室,以逃避辛苦的體育活動,或當曬到太陽便會表示不適、希望休息。他更稱,明白部分學生未必喜歡跑步及進行球類活動,因此校方盼引入武術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,其中會聘請專業教練授課;預料課堂為期兩周、佔體育課7%。

所謂「練拳不練功,到老一場空」,體育教師胡皓嵐指會安排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,在初小階段先學五步拳,包括弓馬步、及拳、掌等手型與動作,訓練平衡力、耐力及力量等基本功,以便高小階段學習武術器械時更得心應手。他亦強調,練功夫的過程較為重複性,容易感到氣餒及困難,故須抱持堅毅精神、堅持下去,才會達到目的,期望學生從中培養德行及學習尊師重道。

胡皓嵐亦補充,選取的「競賽武術」貼近「北武林武術」,設有嚴格動作標準、計分制度,鼓勵學生透過觀察他人的動作,自我完善,從而加強評賞體育活動及發展審美能力;另指武術有「未學拳,先學踏」之說,主張先培養禮儀,須在學習及表演前進行「抱拳禮」,並解釋左手併攏代表「文」、右手握拳代表「武」,提醒學生內歛同時須有適當自信,不應瑟瑟缩缩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為保護學生安全,胡皓嵐指校方會採用軟身的海綿雙截棍,傷害性不高、擊中也不會特別痛,亦會採用以保護膠紙封好刀片的軟刀,以免學生受傷;同時會提醒學生保持適當距離、站到適當位置,降低危險性。他更盼在課堂加入挑戰及遊戲元素,如安排學生在紮馬步前先完成跑步任務,減低重覆沉悶的感覺,同時提高成功感。

學校過去亦曾舉辦武術興趣班,6年級生張靖澄稱,小四時看到電視劇的打功夫、用刀劍情節,覺得很厲害、「有型」,於是開始接觸武術。她認為學武術後,有助提升身體素質,包括行6層樓梯時會減少喘氣,故對武術將納入體育課感到高興。2年級生龔梓瑜則在小一開始學武術,他指從中學到打拳及踼腿的技巧,成功改善平衡力、站得穩妥,更分享一次練習雙截棍時,不小心打到自己的眼睛,但為着提升技術,往後堅持每周練習,終能操控雙截棍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 

記者:梁凱婷